正在阅读:想点子、创品牌…汝州这对夫妻,靠种“它”年纯收入达40多万!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想点子、创品牌…汝州这对夫妻,靠种“它”年纯收入达40多万!

转载 2020/12/31 16:12:2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汝州城事 作者:汝州城事 10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现在还存有13万斤红薯,马上春节了,应该能卖20万元左右吧。如果全部留作育苗,收益会在30万元以上。这几百亩地已经翻耕过了,等明年春上就开始种植春地红薯,明年准备扩大到600亩。”2020年12月30日上午,室外气温骤降到零下6摄氏度,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站在刚刚建成的64万吨红薯储藏窖前,汝州市庙下镇湾子村村民石东杰满脸憧憬。

image.png

庙下镇是远近闻名的“三粉之乡”,作为三粉产业的原材料甘薯在该镇有着久远的种植历史。今年45岁的石东杰和妻子平芳果,对土地有着比一般农民更加炽热的感情。“2015年的时候想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当时看到村里有一些地块因为没人种撂荒很可惜,有些有人种了但形不成规模,机械化率很低,土地收益很低。当年流转了村民的100亩耕地,搞连片规模化种植,但因为错过其他作物的种植季节,于是就试着引进种植了甘薯新品种。”说到当年的创年初衷,干农活不怕累的石东杰笑着说道。

然而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虽说“农业活没啥学,人家咋着咱咋着”,但搞产业化种植,尤其是现代农业,没有技术还是不行的。第一年种植甘薯,因为不懂技术,石东杰、平芳果夫妻俩还是栽了不小的跟头。“当时算算成本,实际上没有挣到一分钱,白干了一年,从那时起我认识到学习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image.png


从2016年起,夫妻俩一边种一边外出学习甘薯的先进种植技术。妻子平芳果每年都去参加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聆听各位专家的技术讲座。“专家老师马代夫教授讲的课,我每场必到,认真听、认真记,回来后认真实践。”平芳果回忆说。

农民出身的平芳果脑瓜子灵活,看东西记得清,实践中又领悟得快。很快,互相切磋的夫妻俩熟练掌握了甘薯的种植技术,从育苗到田间管理,夫妻俩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甘薯种植能手。他们种植的甘薯不仅成果率高、而且收获的甘薯皮鲜红、个头均匀细长、口感甜中带香,深受消费者喜爱。2017年10月,平芳果还代表汝州市参加了河南省在周口市郸城县举办的甘薯产业观摩会议。

2020年,夫妻俩种植的甘薯远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在赢得众多消费者好口碑的同时,也使湾子“香蜜薯”成为知名品牌,平芳果因此在2020年举办的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上被授予“甘薯大王”荣誉称号。

image.png

如今,他们的甘薯产业园已经发展到1300亩,由于红薯属于轮作农作物,仅夫妻俩每年种植的甘薯都在300亩以上。“今年我种植的春季红薯一亩地产量在8000斤左右,平均收益4000元;夏季红薯一亩地的产量在5000斤左右,一般也能卖4000元左右。一年光红薯就能给我带来净收入40多万元。”

 2019年6月,根据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庙下镇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月份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批准创建。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布局“一核、一带、两基地”,估算投资约5.6亿元,包括甘薯加工、仓储交易、文化体验、产品展示、脱毒育苗、科技研发、规模化种植、高产栽培等子项目30余个。

image.png

“我现在还成立了合作社,周边村庄有100多名劳动力都成年在我这里打工。我能有现在的规模,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中间的土地流转、育苗栽培和田间管理都是镇党委、政府协调专家给我指导的,而且现在红薯种植的形势一年比一年好,销量也很大,我的红薯根本不愁销路。”石东杰说。

“现在建的这个红薯储藏窖,是市农业农村局扶持的项目,明年就能派上用场。有了这个红薯窖,地里收获的甘薯可以储存起来,卖上更好的价格,也可以作为第二年春上育苗。现在,我的信心很足,明年准备继续扩大甘薯种植规模,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增加收入。”石东杰一边查看储藏的甘薯,一边说道。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