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春节回家过年需满足这个条件,返汝人员请注意!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春节回家过年需满足这个条件,返汝人员请注意!

转载 2021/01/12 11:29:2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汝州电视台 作者:汝州电视台 268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多地明确!春节回家过年需满足这个条件


低风险地区返乡
需要核酸阴性证明吗?
目前,全国多地也已明确:
春节假期从低风险区返乡者
也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国家卫健委:

倡导在工作地过年


1月9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引导错峰出行和线上消费,优化和错峰安排学校寒假放假、春季开学的时间,倡导在工作地过年,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严控交通客流,提高人员通行的效率,对会议活动、景区参观旅游等各种公共场所都要严格遵守各地的相关规定以及对人员控制的要求。

多地明确:

返乡者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目前,多地已明确,春节假期从低风险区返乡者也需持核酸检测证明。
例如,有网友在甘肃陇西县政府网站上咨询,近期从云南昆明市西山区返乡需要核酸检测吗?

陇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月5日回复称,按照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精准管控要求,目前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属低风险区。请您携带7天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陇西配合村上防疫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等工作后安全有序外出。


再如,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询问,现居成都,去年过年就没回去,今年过年回家,一直位于低风险地区回家需要什么手续或者证明吗?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委督查室1月8日回复称,我们倡议非必要不返乡,如确需返乡,要携带近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并提前2天向所在村、社区报备,返乡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如果您从境外和中高风险区返修,还要配合落实好“7+7”和“2+1”管控措施,即集中隔离7天并做1次核酸和血清检测,然后居家隔离7天并做1次核酸检测。


此外,有网友在安徽阜南县政府网站上提问,在外旅游、学习算在外务工人员吗?低风险地区回阜南过年需要核酸检测证明吗?是回去以后测,还是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后才能回去?打过新冠疫苗还需要核酸检测证明吗?


阜南县卫健委1月5日回应称,经了解,阜南县暂未出台禁止人员流动、聚集等相关防控措施,不区分中低风险区,省外务工人员自1月1日起携带七日内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可正常于本县活动,注射过新冠疫苗也需核酸检测证明。目前学生群体返家建议做核酸检测。


1月9日,秦皇岛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为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疫情输入和传播,经研究对来秦返秦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通知指出,从1月10日至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五),所有从外地来秦返秦人员均需进行核酸检测。抵秦前72小时内已做过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可不再做核酸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近日也强化了从低风险区抵返该市人员的健康管理,进一步从严管控。根据呼伦贝尔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最新发布的第17号公告,若国内某一省份内2个及以上城市出现疫情,则该省份所有低风险地区抵返人员均需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信息健康通行码。


不能提供的人员,需第一时间进行集中隔离,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者可有序流动。另外,如不能准确界定返抵人员风险等级,凡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旅居史的,均视为中高风险地区返抵人员。



专家:

春节不同于国庆

人员流动要注意



从上月开始,多地已经陆续启动了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此外,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山东等多地发出建议,春节非必要不返乡。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去年国庆节,“几亿人口在流动都没有事儿”,但春节期间流动,“不行”。

张伯礼称,因为现在正处于寒冷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生存。他认为,现在到2月底防疫非常关键,挺过去,迎来春暖花开;再加上新冠疫苗普遍接种,疫情防控形势基本会有大好转,乃至迎来决定性胜利。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再次出现大规模病例增加的情况不会出现。他还称,针对疫情,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且比较严密的应对措施,比如:疫情出现早期时的社区防控机制。但是,反复的、散在的疫情有可能会出现。


返汝人员请注意!1月25日后全部进行登记


1月10日下午,汝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平顶山市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市政府副市长张平怀出席会议并讲话。

随着春节临近,疫情输入风险和防控压力不断增大,汝州市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都在密切关注疫情形势,科学精准抓好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会上,张平怀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照各自辖区情况和行业职能,制订出详细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把各项防控工作进行细化、具体化。要抓好重点工作,对境外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返汝人员及时发现及时管控,1月25日以后的返汝人员,不分地区要全部进行登记并落实管控措施。要落实重点防控场所、重点环节的管控,做好重点人员的信息摸排、登记和健康管理工作,对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做好消毒和体温检测等工作,对进口冷链食品领域,要做好集中监管,严把市场进入关。要加强宣传教育,把必要的防疫知识、防疫要求让群众知晓,引导群众理解、支持、配合防疫工作,养成良好个人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营造出全员准备、全员防控的氛围。

同时,张平怀还强调,各单位、各部门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要张弛有度,要做到疫情防控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疫情期间餐饮消费警示
近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且呈进一步发展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临近春节,人员流动性大,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在餐饮环节扩散和蔓延,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日,汝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餐饮服务提供者、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餐饮消费者在提供餐饮服务和进行餐饮消费时务必强化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意识,落实各项措施,维护自身健康安全。
一、餐饮服务提供者
落实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遵守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长江禁捕,打非断链”规定,不采购、不使用来历不明、无相关标签、无“豫冷链”追溯码或扫码信息与包装信息不一致的进口冷链食品。规范食品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措施,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禁止发烧、咳嗽等有碍食品安全的人员上岗。保持加工制作、用餐等场所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加强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域、人员通道、食品货梯等场所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拉大餐桌椅间距,控制就餐人员安全距离,对进店消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劝阻发烧、咳嗽等疑似感染症状的人员进店消费,提醒消费者除用餐时间外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认真开展自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隐患。主动提供并提醒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提倡文明用餐、防止餐饮浪费。承办群体性聚餐时,主动向疫情防控部门报备。
二、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
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应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举办者应自觉履行备案义务,及时、如实向辖区市场监管所报告集体聚餐基本情况,主动接受食品安全技术指导意见,超过50人的聚餐应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提醒所有人员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主动不参加聚餐,聚餐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安全距离,用餐时间以外全程佩戴口罩;合理设置桌椅间距,减少单桌用餐人数,控制安全距离。承办者应保证自身及帮厨人员健康,做好个人防护;规范食品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保持加工制作、用餐等场所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加强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域等场所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举办者和承办者应共同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措施要求;不采购、不使用来历不明、无相关标签、无“豫冷链”追溯码或扫码信息与包装信息不一致的进口冷链食品;合理设置桌椅间距,控制单桌用餐人数和人员安全距离;主动提供并严格实行公筷公勺,制止餐饮浪费。
三、餐饮消费者
消费者要提高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意识,做好自身防护,避免人员聚集。外出就餐时,尽量选择持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等有效证照、场所卫生状况良好、量化分级等级较高的餐饮单位。不购买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等食品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就餐前注意检查食物感官性状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就餐后注意索取发票等凭证。要自觉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少聚餐或不聚餐,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如聚餐后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核酸检测。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