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临汝抗日县政府旧址,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民生热点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临汝抗日县政府旧址,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转载 2021/03/16 16:08:1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汝州城事 作者:汝州城事 718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3月15日上午,群山环抱的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门前山坳间,粉红的桃花绽放着笑脸,粉白的梨花如雪似玉,嫩黄色的草芽装点出团团绿意,几名村民在旧址门口栽种高大的翠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温暖宜人的气息。眼前的一切,让人怎么也无法与77年前那惊心动魄、烽火连天的一幕一幕联系起来。

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我们的脚步缓缓走进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那些静静伫立的土崖,那些伟岸挺拔的椿树、洋槐,那些斑驳的木桌、纺花车、陶罐、木犁,却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从村干部职位上退下来的义务讲解员赵新年告诉我们,他的外公于培周曾经是当年帮助八路军成立临汝县抗日县政府的知名乡绅。

“当年我的外公是马鞍驼自然村有名的支客,谁家有了喜庆事,都爱请他去料理事儿,谁家有了纠纷,也都是找他去调解。1944年成立抗日县政府时,我外公听说来的八路军是打日本鬼子的,自愿把家里的房子腾出来,又跑着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支持八路军抗击日本鬼子和伪军、土匪武装。”说到这段往事,赵新年娓娓道来。

1943年,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阶段,日本侵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失败,使其在东南亚各地军队的海上交通线受到严重威胁。日本帝国主义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败,摧毁美军驻华空军基地,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援助其入侵南洋的日军,疯狂地发动了对中国正面战场豫、湘、桂地区的进攻。

1944年4月18日,日军调集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河南战役,从豫北、豫南、晋南三个方向,向豫西、豫中地区大举进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等指挥的40万大军,在日军进攻面前,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在短短37天内,包括临汝在内的河南38座县城先后被日军占领。

1944年5月3日,日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由郏县出发进攻临汝县城。驻守在县城的国民党十三军,经过短暂抵抗后,弃城而逃。5月4日,临汝县城被日军占领。

日军占领临汝县城后,勾结地方伪顽势力,先后在临汝镇的冯店和鳌头山、蟒川镇的黑龙庙、陵头镇的段子铺、米庙镇的一五张村等一些集镇、交通要道设立据点,肆意烧杀奸淫、抢夺民财,犯下滔天罪行。据统计,日军占领汝州期间,共杀死群众1345人、打伤群众4591人、抓走民夫1227人、强奸妇女1135人、烧毁民房1081间、宰杀牲畜10771头、拉走牛马车282辆、抢走粮食数百万斤,全县18万多人流离失所,逃离汝州。

河南抗日根据地又叫豫西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临黄河,南至伏牛山,东抵平汉铁路,西达灵(宝)陕(西),是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下的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从1944年9月皮徐支队挺进豫西到1945年10月王树声率部撤离豫西,南下桐柏山,前后一年。

临汝抗日根据地,又叫大峪店抗日根据地,它创办于1944年9月,是豫西抗日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整个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地带。它东起汝州与禹州交界处,西至马窑,南到焦村、米庙、骑岭一带,北到登封颍河南,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人口1万多人。

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成立于1944年10月,是共产党、八路军在豫西地区建立的第一批10个县级民主政权之一,也是抗战时期平顶山地区党领导的成立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党政军机构最全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它不仅建立有县委、县政府、县独立团,还建立有区委、区政府、村农会三级政权机构,下辖两个区政府、24个行政村;并颁布有《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施政纲领》《临汝县抗日县政府训令》;前后有两任县委书记、县长。

汝州人民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与日伪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协助八路军先后进行了段子铺战斗、棉花窑争夺战、上下官寺战斗、石界岭阻击战等大小战斗30多次,消灭敌人5000多人,谱写了汝州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光辉篇章。并涌现出孤胆英雄张全成、巾帼英雄马英、神枪手吕九、宁死不屈的农会主席何社等英烈人物。

从1945年3月中旬至8月28日,根据豫西抗日斗争形势和军政首脑机关安全需要,戴季英、王树声、刘子久等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重要领导人,移驻大峪店附近的王沟、孔窑、大谷泉等村,使大峪店不仅成为整个豫西地区的抗日指挥中心,也是河南军区第一、第三、第四支队及张之朴领导的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重要活动中心。八路军6个支队,在一年时间内,前后作战300多次,发展壮大了武装力量,正规军由6000多人发展到3万多人,民兵发展到5万多人,收复国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建立6个专署、26个县级政权,解放区人口达800多万人,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作为当地的开明人士,于培周后来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军战略转移、撤离大峪南下时,于培周还让大儿子于善佑入伍随解放军南下,继续谱写着爱国救国的英雄壮歌。

爱国者前赴后继,后来人追思前行。解放后,党锋、王武烈等当年亲历抗日烽火岁月、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共产党人,故地重游,感慨万千。1995年,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红色往事,教育后来者缅怀光辉岁月,齐心协力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在当地党委政府主导下对抗日县政府旧址进行了整体修缮。2009年6月,随着红色革命教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我市开始开放临汝县抗日县政府旧址,接待各类参观的团体。如今,这里已成为周边县市党政机关、社会各界人士接受红色教育的一块圣地,由最初的每年接待100多个团体增长到如今年均1000多个团体。

在村“两委”主干做了20年的赵新年,今年退下来后,做起了抗日县政府旧址红色教育基地的义务讲解员,继承了外公的红色基因。“如今,村里的老百姓早已告别了过去破旧的土窑洞,住上了楼房,村民们外出打工的很多,一些村民还买了新房搬进了城里居住。今年我们这个省定贫困村也顺利脱贫,日子越过越好!我干了20年村干部,见证了村里的发展变化,也为现在的好时代感到高兴,所以在这里当义务讲解员,也是为国家作一点贡献。”赵新年笑着说。

朴实的话语,在和煦的春风里,听起来格外爽心。(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营战 宋小亚  陈晶  刚鑫雨 梁扬子  张亚萍)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